2017/04/19

露營這回事


露營這回事 . . . 也來湊湊熱鬧

依稀記得, 露營在學生時期因參加了歷奇而起, 那時有導師有營友有組織及計劃地進行, 不過也就只此一次. 輾轉因認識了些露營攪手, 作為寄生獸似地只需帶備個人用品便可, 輕鬆得很. 後來因外出接觸單車旅行, 幾乎每天都在露營, 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回港之後升格變作攪手, 幸得資深營友的相助, 才可按以前所受的恩惠, 特別優惠新手營友, 不過, 自問不是”廚子”, 所以都是簡單地麵包/公仔麵/打邊爐/燒烤為主, 後來有招攬些廚子, 讓露營變得更有趣更豐富.

慣常營地的選擇, 按季節而定, 炎夏免不了會選近沙灘可玩水的地方, 其他時節則沒所謂, 按個人喜好與需求. 營地的景色自然有著關鍵的影響力, 很多都為拍攝星空日出等美景而來, 不過也有的純為悠閒享受而至, 尤其是那些沒有訊號的營地, 可以了斷凡心塵緣, 好好體驗寧靜感受大自然 . . . 如果營地沒有淪陷的話(浪茄也變擠迫了). 需要步行前往營地的距離與水源的供應會降低營地的人流卻不減其吸引力, 為了美景當然需要付出且更覺珍貴, 亦因人流不多, 所以美景亦得以保存.



長咀(西貢東郊野公園)的日出, 蒲台島的星空, 爛頭營(大東山, 南大嶼郊野公園)的茫草與日落日出, 赤徑(西貢東郊野公園)的小溪河等等, 當中以長咀那長距離與接近零水源最具挑戰性, 蒲台島取水亦麻煩. 這些都是適合”有經驗之遠足及露營人士”的營地, 但除浦台島外, 以上都是在郊野公園內非指定的非法營地, 有機會被檢控, 最高刑罰可被判監禁3個月. 像浦台島這種非郊野公園又沒有被投訴便沒有問題. 深涌的綠草地也很吸引, 但已經不能露營了. (註: 其實亦只在莆台島有露營過)

廁所設施與否, 感覺沒有很重要, 反正塵歸塵土歸土, 便後有處理得公德一點便可. 不過, 小的影響輕微, 大的卻遺嗅萬年, 所以正式的厠所還是必要. 只是營地的旱廁免不了會嚇跑一些想更親近大自然但又未能放下身段的半吊子. 所以設施完善或是附近有士多的營地會很受歡迎, 若有提供沖涼設施更是一絶(士多的話冬天有熱水哦, 當然要收費), 這最易吸引新手或懶人, 所以淪陷指數極高, 真正享受指數極低. 只是設施再好, 給沒公德的人用了, 那情況比旱廁更慘不認賭, 尤其是沖水廁所淤塞的時候, 蹲廁更恐佈.


有見過大媽們在公共沖水廁所內用自己的方法洗頭沖涼, 弄得一塌糊塗, 亦有見過女士要在水喉處洗頭, 結果等用水洗的排了一票人. 說來含有矽油的沖洗液直接流入郊野會污染水源, 貪方便用分解度低的濕紙巾亦在破壞環境. 去露營不沖涼其實滿理所當然的, 尤其冬天流汗不多, 夏天穿排汗快乾物料的服飾, 簡單的用毛巾抺身換套新衣服便可. 這可能一下子沒有很習慣, 但適應過後便會習以為常, 像是看破紅塵似. 若然嫌棄, 還不如去宿營樂得輕鬆, 何苦麻煩自找.

受惠於科技, 營具變方便變便宜, 資訊變普及變詳盡(感謝前人真心分享), 新手也可以變專家. 說是親親大自然, 實際只為趕潮流為打卡放閃的, 因營具便宜所以用完即棄, 只帶一次性的餐具等等, 這些真心不讚賞. 更重要的是, “自己垃圾自己帶 不留任何痕跡”, 就算公用垃圾桶在旁亦如是, 這才值得嘉許.



p.s. 自問非環保戰士, 但環保意識也是有的(限度地); 另, 亦非露營高手, 以上資訊若有錯漏煩請指教.


2017/04/03

MDS - 那些事情

那些事情, 沒能足夠寫上個篇幅, 瑣瑣碎碎的就在這兒湊合湊合.

1. 拖鞋這事兒
基於方便出入, 所以個人覺得拖鞋是必需的, 只是沒想過原來可以用舊鞋墊及鞋帶來自製涼鞋, 既輕便又時尚亦環保, 反正在參加這賽事之前, 應該免不了走破好幾雙鞋了吧. 酒店的拖鞋亦無不可, 但略嫌底部比鞋墊柔弱且感覺不耐用, 染上沙泥難清理. 因有水泡去醫療站處理後都有個鞋套包著雙腳, 貌似可以充當拖鞋用, 但實際紙般薄弱沒保謢作用.



2. 手杖不手杖
話說, 因擔心自己體力不足而手杖的款式越見輕便, 又剛好有人在攪團購, 所以在賽事約一年之前先買了一對再算, 結果沒有帶去之餘, 自己連見都沒見過的情況下轉讓出去了. 只因賽事期間幾乎沒有想要用手杖的衝動, 亦不懂正確使用手杖的方法. 有看到一些人是過於依賴手杖而變得本末倒置, 感覺還是先把肌力有鍛練鍛練好, 手杖作錦上添花時用才適合.


3. 那些最重要的小事, 褔字麵 - 枇杷膏 - 清熱酷
食物篇時有提及過, 因怕上火而試著弄碎褔字麵放到水樽去用水泡, 結果有像吃著白粥的幸福口感. 有點奢侈的獨立包裝枇杷膏亦很令人滾動, 簡直是沙漠中的甘露. 清熱酷及那些感冒沖劑可說是救星, 否則可能因為感冒的症狀而變得意志薄弱得想要退賽. 這些對個人而言可說是重要的小事, 當然亦按各人個別體質與好惡而定.


4. 按摩這回事
賽事開始沒幾天, 便不其然的想要找根棍子的衝動, 那是作按摩大腿用. 然後, 在賽事結束後的某天看到破風的畫面, 突然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來~ 原來~ 原來~ 可以這樣子!! 大前提當然是剛好一戶八人都是互相認識的, 在備戰的同時亦修練按摩課, 互相幫忙這多好, 大大前提是上家手勢好, 自己亦不"渣流攤". (毅行亦適用, 對身體多了解亦有助改善表現...應該)



5. 肩膀之苦
負重可說是地獄元素之一, 除了學會取捨以減輕重量, 其次是把肩上所受之力透過腰帶轉移至腰間去分擔分擔, 這在裝備篇有提及過. 沒有很理解何以有些高手能採用沒有腰帶系統的背包作賽, 只能佩服到不行. 有看到參加者在肩帶加海棉, 像個強化了的鎧甲似, 不過實際效果存疑.
貌似很舒服, 但那舒服的感覺未知能維持多久.



6. 向左走向右走的抉擇
大漠之上, 賽事的路線幾乎都是由前人(前方的人)走出來的, 似是羊群心理般, 跟隨前人的足跡就是了, 造就所謂的大隊, 像動物大遷徙般開出一條明顯而實在的路線. 也有人相信自己的經驗與技能, 脫離大隊自己開發新路去, 不管路線如何, 方向對有擊中沿途的指示牌就是了.

身在沙丘的高位, 看到新路貌似比大隊所走的路線更直接所以跟著走. 原本有看清前方的路線該如何走, 但走著走著再次登上沙丘的高位時卻失去原本想要前往的目標而有所迷失. 除了疑惑地跟著前人的足跡,  亦只能四處張望人們的去向. 大路有大路的穩重, 小路有小路的聰明, 條條大路通羅馬, 不要迷失方向就是了.



7. 路上的小孩
賽事路線偶爾會經過些村莊, 村裡的小孩都會好奇地打量著突然到訪的陌生人. 有的只是默然站著觀望, 也有的很窩心地為參加者們打氣給力, 不過亦曾遇到個小男生一直跟隨著在身邊, 像隻獵鷹般眼睛鎖定在我手上拿著的相機, 邊說著聽不懂的語言, 邊指著他自己的手錶, 似是想要以物易物的意思. 那刻因只有自己一人, 免不了心慌慌地加快腳步, 緊隨前方的參加者, 直至離開村莊的範圍, 那男生沒再跟蹤, 這才鬆了一口氣.



8. 被吹走的micro SD card
話說在賽事的最後一天的路上, action cam的mini SD記憶卡儲存空間已滿需要換卡, 所以停下來整理一下. 換卡期間一時大意, 那細小的mini SD就這樣隨風吹送至身後, 即時轉身看去, 除了沙石還是沙石, 那記憶卡不見了!! 可幸, 那是備用二號容量較小的一張, 而不是新鮮取出記憶滿載的那張, 否則 . . . . . . 所以若要在大漠上換mini SD, 最好先蹲下, 放在背包內進行更安全.


9. 找個對的人
賽事幾日下來, 有些人總會在你前面快你一點像個領跑員又像隻電兔好讓你有個目標去跟隨,  自己暱稱那人為my man (哈哈). 話說在長途賽(Long Day)的最後路程上, 本來打算慢慢走回去的, 但原本跟著隊友一起落後的my man 突然自身後出現並為我打氣, 然後漸漸消失在黑夜之中, 那刻不知怎的倦意全消, 試著學my man 一樣奔跑回終點去, 那可能有約十公里的路程. 然後在馬拉松亦即計時賽事的那天, 也是因為my man有在跑, 自己也跟著跑. 雖然是不認識的, 雖然最終亦沒能跟上(也不會勉強去跟), 但有找到對的人激發自己的鬥志, 可說是挨過地獄的良藥.


10. 賽事沒有想像中難
當你有以最佳的準備, 去應付最壞的情況那覺悟之時, 情況通常沒有想像中壞. 同樣, 因地獄之名的這個賽事, 若你有準備充裕, 無論是體能, 裝備或心態, 當你身在其中之後便會覺得, 賽事沒有想像中難, 當然也視乎個人目標與當時天氣而定, 從而再好好調節適應. 回想每個自己覺得很難的賽事, 最令人煎熬的, 可能是因為擔心而睡不著的漫漫長夜.



ps.1. 托福亦算可幸, 沒怎樣長水泡, 所以抱歉未能分享, 請找前輩或google 大神研究研究
ps.2. 書到用時方恨少, 這個有時間有興趣可看看 “加油”的各種語言



相連誌:



tam @ 20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