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0

偽。郊遊路線

若不是因為山野比賽, 亦不會踏足那些鳥不生蛋的荒蕪之地. 雖說荒蕪, 景色卻意外地迷人~
香港雖小, 卻 . . . 還有很多地方有待發掘呢!

以下賽事的路線先暫存一下, 無緣參加亦可當作郊遊 (嗯, 郊遊的定義嘛, 就自行界定囉)
縱剖面圖一般在留言內


2 0 2 0


2 0 1 9


2 0 1 8

2017-2018


2 0 1 7

2016 - 2017



2 0 1 6



其 他
雷利衛徑長征路線圖鑑 Raleigh Challenge-Wilson Trail-route illustration
賽事裡行得很high的 八仙嶺 >九龍坑山 (純相集) 2014
賽事裡行得很high的 大刀屻 >梧桐寨 >大帽山 (純相集) 2014



- 海 外 -








本帖或作不定期更新
tam @ 2020.11/05

- - - - -
原始發佈 2016/12/20
- - - - -
革新 2018/4/14
沒想到囤積下來彷如是歷史紀錄似, 不過時間關係, 還有很多被忽略了, 只能說抱歉~ 找機會再附上gpx檔吧



2016/12/09

The North Face 100 (100km DNF) - 2015

2015/12/12 -相冊  / 其他影片: TNF100 - 2015 - Section 2 [youtube] [facebook]


DNF = Do Not Finish

凡事總有第一次 . . . 是的, 賽事未能完成, 在元敦下DQ了( Disqualify 取消資格). 只能說親戚的中途突襲, 意志已減半, 加上在大帽山支援站的飯團都沒了, 麵包power bar那些吃了會想吐, 再想起九龍坑山的恐佈, 所以 . . . 放棄了, 在前往元敦下的路途上, 然後自然死亡, 只怪修行不足呀~

去年有幸贏在起跑線, 剛好有符合參賽資格搶到參加TNF100的機會, 只因今年已改為抽獎制. 個人考核似的賽事, 不像毅行者般團隊式結伴同行, 說來心理素質比能力更為關鍵, 尤其在個人賽當中更為明顯, 當然實際上是相互影響著. 在CP4鶴藪燒烤場選擇向左走(改為50km)還是向右走(繼續100km)? 當下沒有疑惑, 趕緊著義工多添些湯渣, 吃飽好上路, 時候尚早.


TNF100前半段最讓人期待的, 可說是龍山, 聞說路很崎嶇難行, 所以最好趕在入黑前完成. 托前部份較為平坦路段的福, 尤其CP2到CP3, 幾乎可以跑呀跑, 不過亦可能因為這樣, 超出原本的體能而不自知, 後半段感覺變辛苦, 尤其上大帽山的那段, 幾乎崩潰, 那過程是討厭的, 但熬過了便算不上什麼. 反而現在回想起來最在意的, 是那一刻決定放棄, 陪著剛好在路上遇到的朋友慢走, 浪費掉難得參賽的機會.

如果那時沒有放棄, 只怕挨到沙羅洞還是會被DQ吧, 但至少有努力過爭取過, 也就無憾. 世事沒如果, 只能好好記住這次的體會, 為未來做得更好 . . .
1. 記得留前鬥後, 起步能夠跑乃正常, 尾段還能跑才精彩.
2. 善用CP4的行李寄存, 食物多帶點 (若有朋友支援當然不在此限)
3. 食物若吃不下, 喝點熱的東西舒緩腸胃 (朋友教的)

說起大會食物, 首選飽肚的飯糰, 若能像毅行者走私坳的那種, 獨立包著可以帶走更好, 只是數量上可能要加倍吧, 像我這等肉腿, 在大帽山檢查站都給前面的人吃光了, 其次是白粥, 最易入口, 那時真想有個樽可以倒來帶走. 然後是CP4的菜湯, 尤其湯渣可飽肚. 不過既然CP4有行李寄存, 就放多點自己的食物吧. 杯麵米線沒有很欣賞, 而且在梧桐寨那時剛好沒熱水沖泡要硬生生的等, 不吃又怕沒力氣.

大會有規定, 在CP1之前是不可以用行山杖, 這個絶對可以理解, 因為在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的路口已經是人患, 擠塞嚴重, 若有人在上山途中使用行山杖, 貌似有著危險的風險, 對於在之身後的人, 而且剛開始的一段, 力氣總有吧, 下山時亦不會用到. 外套在大刀屻, 大帽山等地方較為會使用到, 不過亦視乎天氣, 始終近年的天氣較反常. 尤其在大霧的環境下, 較為強光的電筒就是有優勢.

未能挑戰成功, 唯有好好裝備自己, 等待機會復仇去. 有幸參加的朋友, 加油~


p.s.
挺意外原來檢查站有為女參賽者預備限量的M巾, 很體貼很窩心的說, 只是不太願意有著這樣的發現. 原本已有吃藥把親戚給拖延, 所以發現親戚突襲真的很駭然. 所以對於重要的賽事, 最好還是提前一個月把日子給改了較保障. 正式到診所去由醫生開的藥 費用較昂貴, 自行到藥房買的話較經濟, 按個人取捨, 風險自負. 體質較佳者當然不在此限, 亦深深佩服~





TNF100- Hong Kong 香港
http://www.thenorthface100.com/race/tc/index.php

比賽日期: 每年12月
起點/終點: 大美督
起步時間: 早上8時正
賽事組別 (時限): 個人賽 100km (28小時), 50km (14小時) / 3-5人 100km 團體賽
接受報名: 每年約 7月初 (需抽籤, 總名額為1,000位)
* 參賽需符合資格
* 需強制帶備大會指定裝備



相關誌:

2016/12/02

毅行一次生兩次熟 . . . . . . N次唔屈服

每次起步都可能對自己這樣說: 妖~ 行埋呢次唔行哪! 講堅!!

這是你第幾次毅行了? 還沒有玩夠厭倦嘛? 難度你不累的嗎? 超有耐性的呢! 今年打算做什麼時間? 練習充足嘛? 覺得新隊友們怎麼樣? 整體狀態如何? 可有開心新發現? 有機會突破之前的成績嘛? 開始向金主洗劫了嗎, 還是又要自己硬啃? 支援呢, 找到了沒有? 他們還願意有空閒作補給嗎? 食物還是跟上次一樣, 還是需要改為其他較合適的選擇? 裝備要否重新添置還是都用舊的? . . . . . .

第一次是因為好奇, 久聞毅行者的種種故事, 變成願望清單(The Bucket List)裡其中一項人生必試的事情. 第二次是因為不甘, 因為第一次的經驗不足, 練習不夠等種種原因, 所以要上訴去. 然後第三四五六次呢. . . 似乎已像生日般幾乎每年都會熱切期待. 就算是自己意興欄柵了, 以前的隊友或是興趣圈子裡的人還是會像為你慶生般向你熱情招手. 除非是真的萬念俱灰了, 或是客觀因素真的解脫不了, 否則如何能抵抗內心深處那陣邪惡的搔癢, 那份自虐傾向的本性?!!

每一次毅行, 都會有種莫名的新鮮感. 的確, 經過重覆的練習, 路線早已熟透, 尤其是針草帽一段, 牛雞馬亦總會走一兩次. 大浪西灣, 大浪村, 北潭坳, 水浪窩, 獅子亭, 城門, 蓮姐的冰凍汽水, 在烈日當空的日子裡總會叫你感恩. 只是, 與你同行的伙伴, 不一定是原來那幾個, 因為生活, 因為心態, 因為各種因由, 就像每年的慶生, 身邊的人都時移世易般變改. 如果每次毅行都是那幾個原裝上陣, 那真的是難能可貴. 不過每次新的組合, 新的火花, 亦可能是不錯的體驗, 還有每年變幻莫測的天氣, 路雖然是一樣的走, 但就是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每一次結束, 總會誓神劈願說是最後一次, 但時間到了, 就算自己想刻意忘記, 身邊的人還是會主動溫馨提示. 然後, 反正是幸運大抽獎, 反正號碼布還沒儲齊一套, 反正對之前的成績沒有很滿意, 反正 . . . 反正不一定抽中, 就試試看, 到時再說. 但其實無心插柳, 柳不一定會成蔭, 不過中空寶失落之時, 對於別人的呼召就是會樂意地接受, 把之前的抱怨什麼的都拋諸腦後, 然後又是一輪訓練, 一堆苦水, 迎來另一次挑戰, 又一次四人同心的考驗.

每一次與隊友手牽著手衝線的一刻, 可會百感交集? 回望過去, 時光飛逝, 遙望未來, 似是漫長, 為了下一次的毅行, 你 . . . 會準備得更好嗎?


p.s. 又話最後一次既


tam @ 2016.12.02


相關誌:




2016/11/05

毅行元素


常人都知道火能成功地燃燒, 需要以下三種元素: 熱量, 燃料及氧氣. 所謂元素, 就是一種構成世界上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實體或能量(摘自維基百科). 同樣地, 人能成功地奔跑, 亦大致簡化為三種元素: 體力, 氣力和精神力. 尤其在想要跑得更快更遠的時候, 便會依循這三方面作檢討及改良, 務求表現上得到更佳的效果. 除體能訓練外, 亦涉及日常生活的飲食習慣, 及至睡眠作息等種種細節.


自己的表現, 自己可控制, 那隊友們呢? 在四為一體的毅行者而言, 隊友的存在, 可以是錦上添花, 亦可以是雪上加霜, 這得視乎隊友間的溝通, 合作與默契. 不管是同心協力還是各懷異心, 因團隊之名的約束力, 在那百公里的路途上, 還是得羈絆在一起. 如果夠豁然開朗, 自然明白「日子難過, 也要笑著過」的道理, 在還沒有到達終點之前, 幾乎什麼狀況也可以發生, 亦只能隨機應變, 樂觀面對.

基於體能上的消耗與時間上的折騰, 大會檢站的基本補給某程度上只能算是望梅止渴. 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充電感覺, 便有賴個人專屬的後援人員的幫助, 在預先交待的支援點, 帶來所需的補給與物資. 當然, 這裡的「個人」是以隊伍為單位, 亦可以是團體為單位. 雖說沒有後援只靠自己的毅行者也是可以完成, 但當下氣氛有所對比時, 就是會有種莫名的悲涼感. (那感覺說實在真的不好受哦~)

總是以挑戰為名的毅行者, 其實是一個籌款活動, 以支持樂施會進行扶貧救災和倡議工作. 參加者透過募捐的過程, 除了順利達到大會的籌款目標之外, 不知不覺間亦得到了贊助人的支持與鼓勵. 因為認同, 因為佩服, 因為種種緣由, 使幾乎完全置身事外的贊助人亦能透過捐助參與其中, 然後 . . . 或者 . . . 哪天 . . .作為贊助的人突然哪來的傻勁想要參加毅行者看看也說不定, 改寫了原本那 隊友 - 後援 - 贊助人 的角色設定.

毅行者就是這樣構成的, 也許你對毅行的元素沒有多少感覺, 那你對人生的元素又了解多少? 為了活得精彩, 會否依循時間, 金錢, 愛/感覺這三方面作出反省與改善? 而在這漫長的人生旅途上, 親人, 朋友與同路人的角色似乎是不可或缺, 且隨著時間流逝, 角色的設定似乎亦會有所轉變呢~


2016/10/22

2015 MSIG - HK50 (50km)



2015.11.08 >> 相片集 <<


參加過2次MSIG 大嶼山50, 以為這次大部份以港島徑為主的香港50會輕鬆點 好欺負, 大會卻以時間限制來保持其難度, 而且好戲總是在後頭, 真的不得不對MSIG的賽事又愛又恨.


說到恨, 那山頂7點的起步時間, 可說是難在起跑線 . . . 對家在新界的參加者而言, 不過早開早收, 始終50公里亦不算短. 慶幸大會有於特定地點安排巴士接送, 只是賽事那天巴士來晚了, 到達山頂距離起步只剩下不到十分鐘的時間, 還好早在巴士上山時已在整理裝備, 下車後直接寄存行李便上路去.

未知大會是否有考慮到起步後的塞車情況, 所以往檢站1的時限滿寬鬆的, 往檢站2則較為嚴苛, 高手當然不受此限. 還好港島徑開始的幾段都是較為平坦, 是不錯的緩跑徑. 用往檢站1偷來的時間幫補在往檢站2上, 勉強有在時限前到達檢站2.


說來這天比想像中熱, 在檢站1沒有帶夠水, 結果第一次要在賽事的路上問師兄乞水保命, 原以為來到檢站2有運動飲品或汽水之類的, 聽說都被玩半程歸來的參加者給喝光了 (檢站2同時亦是終點). 因為當下對運動飲品或汽水極之渴求, 所以突然火大的去行李寄存處取回錢包, 跑到附近的油站商店自行補給去.

充電後繼續上路, 仍然是較為平坦但沉悶的路段, 跑著跑著很有無盡旅途的感覺. 以為這樣便完結? 在往檢站4的路上, 下半場才精彩上演. 港島路線沒有大嶼山那些高山, 路況亦不崎嶇, 所以為製造難度, 感覺大會特意先用緊迫的時限讓參加者放電, 那樣後半段的山路走起來便會變得辛苦.


好不容易挨過柏架山, 畢拿山, 渣甸山, 原以為看到陽明山莊便距離終點不遠已 (不細閱賽事路線的壞毛病所致), 卻被工作人員指示拐彎去, 原來尚有個紫羅蘭山, 可幸是衛徑逆走路線, 而且之後幾乎都是平路. 夕陽西下, 柔和的陽光照射在樹林間更覺迷人.


幸好勉強在時限前回到終點去, 尚有少量大會提供的食物, 印象中食物的種類比大嶼山的好. 不過若路線而言, 還是覺得大嶼山好玩 (未知現在的路線改成怎樣), 希望有機會參加西貢的再作比較. 不管怎樣, MSIG給的頭巾款式都很美, 背心款的賽衣亦很實用, 給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SIG Hong Kong 50 (HK50 Series)
http://ww.actionasiaevents.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賽日期: 10月底/ 11月初 (個人賽)
起點/ 終點: 山頂廣場/ 黃泥涌峽
路程/時限: 50km/ 10hrs; 24km/ 4hrs
起步時間: 7am
接受報名: 約每年7月
報名費用: 50km/ HK$430 - $660; 24km/ HK$380 - $610* (視乎組別/ 優惠期/ 付款方法)
* 2016年價格



相關誌:

tam @ 2016.10.22

2016/10/14

雷利衛徑長征 | Raleigh Challenge - Wilson Trail 2015



>>  相 片 集  <<


所屬賽事: - 單程組: 終極全征 | Challenger - Whole Course ~ 78km


傳說中的雷利衛徑長征, 總是遲遲沒有參加, 只因這是隊制賽事, 最少2人最多4人一隊. 同期有著苗圃挑戰12小時, 所以自然而然的簡單地報個人賽作罷, 而且自己開始玩山賽因苖圃而起, 免不了有著難解的情意結. 若不是有朋友邀約, 真不知待到何時才會參加.

與同樣是隊制賽的毅行者相比, 未知是否因為宣傳不足, 或是名氣不夠, 感覺就是會被忽略掉, 不過在這山賽盛行的年代, 雷利亦成為熱門賽事之一吧.  尤其自2009年起新增跨越終極的旋風 156 (今年升值為160公里), 讓有志參加終極山賽UTMB的人來一場預演, 試試那挑戰究極的滋味再好作打算. 其實雷利也可以作為毅行的預演, 同樣必須隊制之外, 其難度整體上亦不相伯仲.

毅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是上半場雞馬, 下半場針草帽. 那雷利呢? 應該是上半場讓賽的紫羅蘭山與同為苗圃路線的東洋山, 下半場是天梯似的九龍坑山及聞之色變的八仙嶺. 如果頭段孖崗山有與紫羅蘭山連在一起, 其難度與毅行相比, 應該會是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對輪迴組而言, 恐怕會是個絶對的惡夢吧 . . . 一想到孖崗山的樓梯 . . . 在回終點去的最後一段, 所以大會的安排是明智的.


雷利最特別亦最獨特之處, 是跨越香港九龍新界的路線, 當中必須要坐地鐵過海才能連接. 戰衣裝束, 夾雜著臭汗味, 來勢洶洶的闖進閒常文明的街道中, 沒有得到像渣馬般街跑式的支持或鼓勵, 人們大多以疑惑的眼神望了望, 然後見怪不怪似地如常作息. 說來真的沒幾個山賽是會跑到城市的街上去, 更別說是涼著冷氣坐地鐵. 本屬於山野之地突然跑到文明世界去, 那感覺真的很奇妙. 這亦是香港的特色, 城市與郊野是如此的彼近相鄰.

在井欄樹前往東洋山的感覺, 與在黃竹洋路口前往馬鞍山的感覺雷同, 在還沒有到山腳之前, 都必須經過一個魔法似的森林, 滿漫長的. 上山的路上當然辛苦, 可挨過那段之後, 便是開揚廣闊的景色, 涼風送爽似的奬勵, 讓人不禁開懷暢快. 上半場的難關算安然渡過, 迎來是引人入睡且沉悶的引水道路段. 如果想爭取時間, 這一段是最佳機會.

話雖因為是隊制, 所以縱然對衛徑沒有很熟, 亦不太擔心, 跟著隊友走便可. 結果走著走著, 來到熟識的石屎路. 咦, 這不是金山的麥徑嗎? 原來在金山郊野公園某路口錯失了,  就在W064標距柱之前. 剛好在前面有遇到同是走錯路的參加者. 在天黑且收訊不佳的情況下, 放棄回走而選擇前行至走私坳警察射擊場 (W066)重返衛徑. 所以在W063之後要留意分岔口. 說來那可不是捷徑呢.


城門水塘的檢查站有點像毅行者的基爾維營, 同樣補給比較豐富, 亦幾乎是賽事的中間位, 前者是一半有多, 後者是快要一半. 大會很窩心的送贈戶外用的摺疊杯予喝熱飲的人, 以便在之後的檢查站循環再用, 亦可作為記念. 顧著吃吃喝喝的話, 停留太久很容易受魔鬼的呼喚. 不過繼續上路, 走在另一個沉悶的路上: 繞城門水塘, 這亦是另一爭取時間的機會, 不過要小心地面突起的碎石與樹根. 繞塘後, 前往鉛礦坳的一段是漫長暗斜向上, 想快卻快不得的無奈, 氣力要留在下半場的難關, 很像毅行往草山的一段.

鉛礦坳之後的下山路既刺激又驚險, 尤其在夜間時份. 那一段石頭路可說是高危位, 必須加倍小心. 重回民居的新屋家大帶, 夜裡狗吠聲不斷. 經上碗窑上山至田寮下, 又是狗吠聲, 在寂靜的夜裡特別響亮. 除了大埔道, 太和及大埔頭一帶似乎是另一補給熱點. 因為飽食過後, 便要迎來下半場的難關: 九龍坑山與八仙嶺. 日間的九龍坑山景色怡人, 夜裡的燈光美景更是醉人, 可說是眼在天堂身在地獄. 在快要到山頂時迎來迴輪組折返的隊伍, 對於他們的體能與意志, 深表佩服.


挺意外在鶴藪水塘有power gel免費派發, 雖然是很想貪心大量拿走, 只是走在屏風山的路上只能盡量輕便. 受著夜裡大雨的影響, 走在八仙嶺的路上都是泥濘. 上坡時幾乎踏不上去, 要借用草堆的磨擦力才可. 下坡自然要加倍小心, 那感覺很讓人厭惡. 加上又下著輕微的雨卻吹著大風, 雨衣的沙沙聲可說是精神折磨. 沒有雨衣迫著撐傘的, 頑強地與涼風對抗, 免不了反傘或是左搖右擺的. 到達仙姑峰尤如看見大帽山的白波般興奮, 因為之後便是下山路. 唯一分別是, 雷利下山後便是終點, 可毅行還要走一大段才見歸途.

話說在雷利起步前必須連同自身的寄存行李拍照作記錄, 不同於毅行者, 雷利是有行李寄存服務的. 然後看著義工用手推車遂小遂把行李給推出去, 真的辛苦了~ 大會特別安排的蘇格蘭風笛手, 很有香港那些年的港英味道. 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 希望能試試那輪迴的滋味, 在此之前看來要下一番苦功才可, 一起加油吧~ 還要感謝耐心等候的支援送上窩心的補給, 這個很重要的!


p.s.
第一次玩雷利, 最大的收獲應該是捕獲一位野生口琴家. 繼上次三大捕獲野人, 大開眼界之後, 估不到越野賽還可以玩到這種地步. 早在白天上東洋山的時候初次捕獲, 那時遠遠在後方傳來琴聲, 以為是播放的音樂, 及後見到本尊不禁大為佩服, 那時正奏著"人在旅途灑淚時". 看他邊爬升四百米多的東洋山路線邊吹口琴, 如此輕鬆自若, 真有灑淚的衝動. 然後夜裡在下九龍坑山的時候, 有幸再次遇見, 這首"落山無錢買麵包"讓人精神起來~



相關連結:
  • 2015 雷利長征78公里 口琴live演奏之 明星 [Facebook] [Youtube]
  • 2015 雷利長征78公里 口琴live演奏之 帝女花 [Facebook] [Youtube]
  • 2015 雷利-終極全征 | Raleigh-Challenger (起步片段) [Facebook] [Youtube]
  • 2015 雷利-跨越終極 | Prohiker (起步片段) [Facebook] [Youtube]


相關誌:




tam @ 2016.10.14

2016/10/02

雷利路線




以香港四大長途遠足徑之一的衛奕信徑作為賽事路線的雷利, 又豈能不好好介紹那賽事路線. 
同樣廢話少說, 好好參考以下資料吧~ 若有錯漏煩請指教!

雷利加油~ ٩(๑•̀ω•́๑)۶
作為支援的, 亦有勞了!! ヽ(●´∀`●)ノ♡

單程組: 終極全征 | Challenger - Whole Course ~ 80km
輪迴組: 跨越終極 | Prohiker - Round Trip Course ~160km
日更組: 越野日征 | Explorer - Day Course ~30km
夜貓組: 探險夜征 | Adventurer - Night Course ~50km
* 每隊人數 | Members per Team: 2-4





這個算有整理完成吧, 若有錯漏煩請指教~



相關誌:

tam @ 2016.10.02
rev @ 2016.10.12

2016/09/26

香港毅行者路線



話說, 寫了這麼多毅行者廢話, 都沒有像其他賽事回顧般, 好好地介紹這條賽事路線, 真的歹勢~
所以這回廢話少說, 好好參考以下資料吧~ 若有錯漏煩請指教!

毅行加油!!   (๑•̀ㅂ•́)و✧
作為支援的, 亦有勞了~  ヾ(*´∀`*)♡

四 人 八 腳 一 條 心



這算有整理完成吧, 若有錯漏煩請指教~

2016/09/03

毅行內功2




如果有玩Pokemon Go的朋友都知道, 儲精靈球的重要, 不然波到用時方恨少, 當那隻不曾遇見的精靈突然出現在你面前, 但已無精靈球可用而附近又苦無補給站, 只能四目交頭變成最遙遠的距離, 無奈與之合照留念. 然後痛恨自己為何閒來沒有積波防悲, 眼白白讓那難得遇上的精靈跑掉, 剩下自己在憤恨自責.

如果有玩Pokemon Go的朋友亦知道, 儲進化糖的重要, 尤其是鯉魚王(死魚). 雖然鯉魚王(Magikarp)是所有精靈裡最廢零戰鬥力的一員, 但若儲夠進化糖一躍龍門成為鯉魚龍(Gyarados), 便能擠身强者席位. 只是那過程是有點漫長因為要儲400粒糖, 比慣常的十幾至百粒還要多, 不過在死魚遍地的當下, 欠的就是那份耐性.

耐性, 在長距離賽事佔著一定的份量. 如果沒有耐性過於急躁, 起步時像煙火般發力, 還沒有一半的路程體能便燃燒殆盡, 剩下的便只有無盡旅途的痛苦. 耐性, 其實可體現於日常的內功鍛鍊中, 透過每日簡單的, 短暫的恆常動作, 像儲鯉魚王的進化糖般, 以為是微不足的事, 但在經過累積進化的魔法下, 那成效讓人驚嘆.

內功的訓練過程是沉悶的, 較靜態的, 不像實戰般走到外面去那樣精彩實在. 日常生活的疲憊, 加上對內功成效的懷疑與輕視, 就算在一日的24小時裡僅僅佔用15分鐘的時間, 還是會選擇蒙混地過. 礙於限制, 閒日沒能抽時間外出鍛錬, 來到假日的實戰卻又氣喘如牛雙腳發軟那時, 便開始像玩Pokemon Go波到用時方恨少地懊悔自責, 只怕又為時太晚. 不過再晚, 亦晚不過在活動當日出現這種狀況吧.

話說在玩Pokemon Go為何會有飲恨的情緒, 只因付出過真感情. 對於毅行者這回事, 你夠投入嘛?


2016/08/22

香港山賽 (越野跑) 的 半馬 全馬 及 超馬



之前介紹了香港的路跑馬拉松, 又~ 怎可能不介紹香港的山賽(越野跑). 

路跑那時, 總希望能完成一次全馬, 在轉玩山賽後便總希望能完成一次毅行者. 所以路跑42K等同山賽100K便變得很理所當然. 而且一般山賽都設定在30K左右的距離, 像是去跑個路跑基本的10K般. 但若是50K的山賽, 便覺得有一定的壓力, 似是要挑戰半馬. 而百公里以上的山賽, 自然是超馬般看待. 那是體力毅力不可缺少的終極挑戰.

所以在此之前, 先要說明一下那距離分類的歪理概念. 衆所周知, 路跑距離是全馬42K半馬21K這樣子, 但山賽嘛 . . . 自懂山賽以來, 便以毅行者那百公里為目標, 所以100K便猶如山賽的全馬, 然後50K是半馬, 30K形同路跑10K賽事, 百公里以上的, 當然視為超馬而論. 所以不要訝異 不要認真審視下面列表, 那是純個人觀點以里數簡易分類. 絶對明白山賽里數相同難度有異, 若要了解正統一點的, 可參考 ITRA 網頁內資訊, 或是 這個這個 自行研究.

* 以下純以里數簡易分類, 創辦年份及活動月份分序. 賽事起之起點/終點皆以最長距離組別為準. 賽事月份及各資料僅供參考, 以大會最更新之資料作準. 賽事創辦之年份如有錯誤, 煩請指點更正.

超級山賽 – 100K 以上
Found
Month
| Event
| Distance
起點 / 終點
Start / End
報名
Apply
2000
10
160, 80, 50, 30K
2人或以上隊制
Team of 2+
大潭水塘
Tai Tam Reservoir
Jun
2012
1/2
麥理浩徑 衛奕信徑 港島徑 鳳凰徑
個人 & 個人自理
Maclehose – Wilson – Hong Kong – Lantau trails
100K + 78K + 50K + 70K = 298K
solo & self-supported
屯門 / 梅窩
Tuen Mun / Mui Wo

2013
11
168, 93.5, 63, 33K
個人 Solo
北潭涌/城門水塘主壩
Pak Tam Chung/ Shing Mun Reservoir Main Dam
Feb
2015
2
170, 100, 50K
個人 Solo
西貢 / 大埔
Sai Kung / Tai Po
Oct
2016
1
162, 115, 50K
個人 Solo
火炭
Fo Tan
Jul
2017
2
132.1, 82.1, 50K
個人 Solo
大棠 / 九龍
Tai Tong / Kowloon
Aug
* 雷利衛徑長征於2003年起始公開予公衆參加 
* 香港四大山徑超級挑戰賽 | HK Four Trails Ultra Challenge 乃非常賽事, 請細閱參加指引


路跑馬拉松似的百公里山賽 (高階) – 50K 以上 100K 或以下
創辦
Found
Month
| Event
| Distance
起點 / 終點
Start / End
報名
Apply
1981
11
100K – 4人隊際
Team of 4
北潭涌 / 大棠
Pak Tam Chung / Tai Tong
May
2002
4
64K
個人 / 2人接力
黃泥涌峽/ 南富
Wong Nai Chung Gap / Nam Fu
Jan
2011
1
HK100
100K
個人 Solo
北潭涌 /大帽山扶輪公園
Pak Tam Chung / Tai Mo Shan, Rotary Park
Sep
2012
3
100, 50, 25K
個人或2人隊際
Solo or team of 2
梅窩
Mui Wo
Oct
2013
10
70K
個人/ 4人接力
Solo/ Relay x4
梅窩
Mui Wo
Apr
2013
12
The North Face 100      
100, 50K 資格限定
個人Solo
大美督
Tai Mei Tuk
Jul
2014
10
57, 16K
個人/ 2/4
Solo/ Team of 2, 4
北潭涌 /大帽山扶輪公園
Pak Tam Chung / Tai Mo Shan, Rotary Park
Jul
2016
12
68K/ 34K
北潭涌
Pak Tam Chung /
Mar
* 毅行者於1986年首次公開讓市民參加, 樂施會合辦
* Translantau 100 前身應為Raidlight Lantau 50


路跑半馬似的半百山賽  (進階)  – 35K以上 50K 或以下
創辦
Found
月份
Month
| Event
| Distance
起點 / 終點
Start / End
報名
Apply
1993
1
50, 25, 10K
個人/ 隊際2-4
Solo/ team of 2-4
山頂 / 大浪灣
The Peak / Big Wave Bay
Sep
1998
11-2
37, 22.5K
個人 Solo
港島, 大嶼山, 西貢, 大埔, 深井
HK Island, Lantau, Sai Kung, Tai Po, Sham Tseng
Sep
2000
10
42, 26, 12K
個人或4人隊際
Solo/ team of 4
油塘 / 大埔
Yau Tong / Tai Po
Jun
2011
10
43, 30K
個人/ 2/4
Solo/ Team of 2, 4
梅窩 / 貝澳
Mui Wo / Pui O
May
2011
10-2
50, 24K
個人 Solo
港島, 大嶼山, 西貢
HK Island, Lantau, Sai Kung
Jul
2016
2
42K
個人 Solo
大埔
Tai Po
Jan
2016
10
45, 23K
個人 Solo
佛教青年康樂營
Buddhist Youth Camp
Feb
2017
3
50, 25K
個人 Solo
鶴藪
Hok Tau
Jul
2015
4
42, 16, 10K/ 8,4K
個人/ 家庭
Solo/ Family
大廟灣
Joss House Ba
Feb
* 山野之王系列 港島, 2016年因全馬「經將軍石往柏架山路段」不獲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批准, 故只辦半馬賽事, 其他系列暫不受影響.
* FEREI DARK 45 (Lantau Dark 45), 前身應為2014-15年之45公里麥徑長征 (Maclehose Trail Challenge), 2013年之45公里黑夜長征 (45km Midnight )


路跑十公里似的基本山賽  – 20K以上 35K或以下
創辦
Found
月份
Month
Event
Distance
起點/終點
Start | End
報名
Apply
1992
2/3
22, 14, 8K
個人/ 4
大欖郊野公園
Tai Lam Country Park
Jan
2002
12
30km
北潭涌
Pak Tam Chung
Jul
2005
1
30, 22km
烏蛟騰一帶
Around Wu Kau Tang
Mar
2007
1
23, 17, 10km
個人/ 2/ 4
Solo/ Team of 2, 4
東涌
Tung Chung
Oct
2009
5
21, 8K
個人/ 4
Solo/ Team of 4
元朗大棠
Yuen Long Tai Tong
Mar
2009
10
23, 15K
個人/ 2/ 4
Solo/ Team of 2, 4
東涌
Tung Chung
Jun
2010
3
21, 13, 5km
個人 Solo
大欖
Tai Lam
Nov
2012
3

30, 20km
個人 Solo
城門水塘大壩 /大帽山扶輪公園
Shing Mun Reservoir Main Dam/ Tai Mo Shan, Rotary Park

2013
3
30, 15K 需負重
個人/ 2/ 4
Solo/ Team of 2, 4
薄扶林
Pok Fu Lam
Nov
2013
3
30, 10, 2km
個人 Solo
深井 /大帽山扶輪公園
Shum Tseng / Tai Mo Shan, Rotary Park
Jan
2013
10
21km, 100
個人 Solo
城門水塘大壩
Shing Mun Reservoir Main Dam
Jun
2013
10
30, 12K
個人/ 2/ 4
Solo/ Team of 2, 4
大潭水塘
Tai Tam Reservoir
Jun
2014
1/2
35, 18K
個人 Solo
城門水塘大壩 /大帽山扶輪公園
Shing Mun Reservoir Main Dam/ Tai Mo Shan, Rotary Park
Jun
2014
12
31K
個人/ 2
Solo/ Team of 2
大尾督 /城門水塘
Tai Mei Tuk / Shing Mun Reservoir

2015
4
30K
3人隊制需同國藉
Team of 3 with same nationality
梅窩
Mui Wo
Oct
2016
5-10
21K/12-14K
個人 Solo
港島, 西貢, 鶴藪
HK Island, Sai Kung, Hok Tau

2016
4

精英 20-30K
公開15-25K
3人隊際
Team of 3
北潭涌
Pak Tam Chung
Feb
2016
9
30, 15, 5K
個人/ 2/ 4
Solo/ Team of 2, 4
船灣郊野公園
Plover Cove Country Park
Apr
2017
2
24K
個人 Solo
城門水塘大壩 /泥涌
Shing Mun Reservoir Main Dam / Nai Chung
Jun
* Merrell Challenge較似歷險跑(adventure run), 需溯澗及野外定向


路跑幾公里似的入門山賽 – 10K以上20K或以下
創辦
Found
月份
Month
Event
Distance
起點/終點
Start | End
報名
Apply
1976
4
15km
個人 Solo
黃泥涌
Wong Nai Chung
Jan
2003
2-4

13, 12K
個人 Solo
淺水灣, 愉景灣, 西貢, (梅窩, 東涌)
Repulse Bay, Discovery Bay, Sai Kung, (Mui Wo, Tung Chung)
Dec
2012
9
16, 6K
個人/ 家庭2
Solo/ Family of 2
清水灣
Clearwater Bay
Jan
2014
5
15km
荃錦營地/扶輪公園
Tsuen Kam Campsite/ Rotary Park

2015
4
20, 10K
爬樓梯越野賽
個人 Solo

R1: 南山Nam Shan
R2: 大潭水塘 Tai Tam Reservoir
Dec
2015
9
18, 8K
個人 Solo
北潭涌
Pak Tam Chung
Jun
2016
9
16K
個人 Solo
城門水塘大壩 / 大帽山扶輪公園
Shing Mun Reservoir Main Dam/ Tai Mo Shan, Rotary Park
May
* Action Sprint 較似歷險跑(adventure run), 賽道需溯澗 (河澗) 綑邊(石灘) 涉水游泳, 故跑手必須戴上頭盔. 2016年因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管制而取消河澗跑道/ 涉水環節.
* 中秋越野賽 (Mid-autumn Race)前身應為 月圓黑夜越野賽 (Full Moon Night Run)


那些只能回味山賽
Found
Month
| Event
| Distance
路線
Route
停辦 Closed
1984

三山馬拉松賽
(尤德獎章馬拉松越野三環賽)
西貢, 大埔, 大嶼山

男子40K+
女子20K+
1996
1999
11
嶼行者
Phoenix Walkathon
70, 28.5K
個人/ 2/ 4
鳳凰徑
Lantau Trail
2006
2002
10
行山熱身賽 (走山賽)
Pre-hiking race (Walkathon)
36K/ 50K?
個人/ 2/ 4
北潭涌 / 大埔道
Pak Tam Chung / Tai Po Road
2012
2005
1
大浪灣跑山賽
Big Wave Bay Trail Running Race
32K
大浪灣
Big Wave Bay
2012
2005

11
港島徑越野馬拉松大賽
Hong Kong Trail Cross Country Marathon
50, 25K
個人 Solo
山頂廣場
2010
2006
12
鳳凰盃慈善行山比
Phoenix Cup
36K
個人/ 4/ 混雙
東涌>伯公坳>鳳凰山>大澳>東涌
2011
2009
10
旅聯盃 港島徑30公里越野賽

30K
個人 Solo
灣仔峽公園 / 大浪灣村公園
2014
2012
1
大嶼山 20K
大帽山 18K
2天賽事
大嶼山 - 東涌
大帽山 大埔
2015
2012
10
邊境越野賽
Border Run
20, 12K
個人 Solo
新界北區
North N.T.
2013
2011
10
22, 14K
個人 Solo
大欖
Tai Lam
2014
2014
9
18, 17, 8K
個人 Solo
烏溪沙
Wu Kai Sha
2015
* 三山馬拉松賽之延續, 為山野之王比賽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