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每年跑一次渣打馬拉松是一個傳統.
剛開始是半馬, 由於訓練不足, 以極限挑戰的後果是不良於行一個星期. 像個剛學懂走路的小孩, 有點跌跌撞撞的. 下樓梯更是痛得幾乎哇哇大叫, 要倒後走才覺得舒服點. 然後次年, 情況依舊, 不過後遺症算有所改善. 所以跑完第三年半馬之後, 雖然成績是依舊的爛, 但心卻開始野起來, 企圖來個進級挑戰.
結果第四年第一次挑戰全馬: 失敗. 由於封路的時間較為緊張, 因此大會在一些指定地點設有時限, 以確保路面交通能準時回復正常. 所以那時跑在澳運站一帶, 知道自己應該沒能趕及在西隊口的時限, 遇著巴士上的工作人員熱情召喚, 加上一身累極的軀體, 於是便像中了蠱惑般, 呆呆的上了巴士. 只是坐了沒多久, 精神有回復過來便開始後悔了.
望著車窗外仍在奔跑的選手們, 雖然有了會在西隊口被攔截的覺悟, 但仍發揮拼勁去衝去跑, 似期待著什麼奇跡會降臨般.
那股傻氣讓悠閒地坐在巴士上的自己覺得無地自容, 有著很想跳出巴士跟他們一起繼續跑的衝動. 次年由於準備不足, 且陰影未除, 所以決定還原基本步, 參加半馬的賽事.
然後, 第二次挑戰全馬: 失敗. 不過這次有跑到最後, 在西隊口遇上網欄才罷休, 比時限遲了10分鐘, 但真的已盡了全力, 這次總算有心安理得. 說實在, 自己其實沒有很認真的去練習, 純粹志在參與的心態, 所謂一分付出一分成果, 這在運動的世界裡, 是絶對的定律, 幾乎沒有捷徑可言, 只有一步一步走去實踐.
終於, 第三次挑戰全馬: 成功了! 不過, 這不是因為努力的成果, 而是大會放寬了時限所致. 次年再戰, 終點由金紫荊廣場改在維園,
尾段更途經鬧市, 有著途人幫忙打氣, 跟往常默默地回到終點的一片寂靜相比, 氣氛真的很不一樣. 在電視裡看到明星走在紅地毯受人愛戴的感覺, 恐怕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雖然腳痛得幾乎快要哭出來了, 偶爾也會想過要放棄, 有時更要停下來慢慢走, 吃吃東西補給一下, 不過跑著走著, 那42.195公里還是可以完成的. 如果平時有多加練習, 要在指定時限內完成, 其實也是可以, 就看自己肯不肯去實踐, 也就是視乎那份熱誠有多大, 會投放的時間與精力有多少.
隨著對馬拉松的適應, 幾經磨練, 以前辛苦得連耳機也塞不下耳朵, 已經進化成可以邊跑邊攝影的柔韌. 雖然成績仍是很爛, 但可以邊跑步, 邊聽音樂, 邊攝影的享樂, 真的是樂趣無窮, 也可以說是苦中作樂, 把痛苦轉移, 來讓那42公里的距離變得沒有很遙遠.
曾經是傳統的慣性, 因出外而被迫打斷, 相隔5年, 所以才會掉以輕心的忘記報名這回事. 加上渣馬已不如當年那麼容易報名. 事後閱報知道全馬在3個小時內爆滿, 真的誇張得可以. 期待已久的第10個渣馬, 唯有留待明年去完成吧~
在這酸溜溜的日子, 只好緬懷一下從前的那些年
. . .
每一年, 大會所贈的紀念牌著實讓人冒汗, 除了2003年那螞蟻較為討好之外, 其他 . . . 尤其是2001, 2002年的, 真是又醜又笨重. 而2005年的已不知扔到哪裡去了.
2001年, 剛好是渣打馬拉松的五週年紀念, 除了首日封, 還有飛龍章, 可說是很好的開始. 次年贈予儲值咭, 憑咭可免費沖印馬拉松數碼相片乙張. 然後2003年, 吉祥物 – 馬高 (Marco)誔生, 挺討人喜歡的一隻螞蟻, 呵呵~ 大會每年都有即場派發水印貼紙, 幾乎每年都不同的, 也很特別.
最大改進的紀念品, 應該是那紀念衣, 很記得2001年仍是棉質的, 然後忘了是哪年開始, 改用運動物料. 有趣的是, 有一年回港, 驟眼見到別人衣背寫著”RUN FOR EASON ”, 其實剛好肩帶遮蓋著部分, 實際應該是”RUN FOR A REASON”. 以前紀念衣背部都空白的說.
雖然近年很多人投訴渣馬這樣那樣的, 但似乎無減參加人數的數量. 始終能夠跑在高速大橋上, 機會著實難得, 也是一種特色. 由於太久沒有參予, 也不知道現在的渣馬變成怎樣, 就留待明年參加過後, 再作評論吧, 因為對上一次, 已經是2009年的事了~
tam @ 2015.01.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